我現在很迷AKB48 XD(簡直大好啊)
雖然我一直有努力去了解整個AKB家族
但我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:O
我發現AKB的單曲會有其他姊妹團的成員為什麼?
像UZA 我有看到渡邊美優紀他不是NMB的成員嗎~
可是台灣的MV裡面的字幕是打「AKB48/NMB48 渡邊美優紀」耶?
像山本彩有只有打「NMB48 山本彩」而已,
還有SKE松井珠里奈 「AKB48/SKE48 松井珠里奈」
為什麼有些成員是隸屬兩個團?WHY~?
還有
AKB的成員人氣,是憑藉著什麼排名才可以在前面?
我說的憑藉不是指投票,是說他們有什麼樣的特質才可以這麼有名?
努力、認真之類的?為什麼?
AKB的指原莉乃從27名變成第4名 (太強大了)
像AKB的峯岸南從一開始2005就出道了 但名次只有在十幾名這樣
但是指原2008出道 就可以有這麼前面的名次
是為什麼呢?
拜託各位粉絲替我解答~~~~~~~~
( 我最喜歡NMB的山本彩❤ ) XDDDD
2012-11-07 20:17:09 補充
er">
珠理奈和迷路姬(渡邊美優紀)這兩位呢
是在今年3月的SSA演唱會上被移籍到TK和TB
說是移籍,秋元康說這是短暫的留學制度
想要藉由這樣的移籍讓來到AKB的姊妹團成員可以有所收穫
然後將自己所收到的收穫,帶到自己的團體裡(SKE、NMB)
會打上SKE/AKB跟NMB/AKB這樣
是因為她們並不是完全的移籍,是AKB和自己的團兼任
也就表示她們在以SKE/NMB的身分跑活動的同時,也必須要以AKB的身分出席AKB的相關活動,例如劇場公演等等
然後在今年八月開的東蛋演唱會上,更是發表了海外移籍,原本隸屬於AKB的4位,宮澤佐江、玲木瑪麗亞、仲川遙香、高城亞樹,分別海外移籍到SNH48(上海)、JKT48(雅加達),這也是留學,留學時間約為半年至一年
當然也有完全移籍,所謂完全移籍,就是直接隸屬於HKT48,不再是AKB本團的成員之一,像是原本AKB的指原莉乃,在經過文春的爆料後,被秋元康完全移籍至HKT48,在東蛋演唱會上,AKB的多田愛佳也完全被移籍至HKT
AKB的單曲上為什麼會有其他姊妹團
這是因為其他姊妹團仍然屬於AKB家族的一員,AKB是所有姊妹團中最先出來的,知名度也比其他姊妹團還來的高,當然有很多活動都是由AKB本團來主辦,例如總選舉(全員參加),猜拳大會(AKB本團參加,姊妹團選出幾位參加),AX100(AKB含姊妹團所有歌曲投票)等等
而為了要讓姊妹團也能夠提高知名度,就會讓其他姊妹團一同參與AKB的單曲選拔,像HKT選出了指原莉乃以及小櫻(忘記她的名字了),NMB就是迷路姬和彩姊,SKB就是W松井
而成員們知名度高的原因嘛...
大概都是很有鮮明的個人特質,再加上我們剛接觸到AKB時,所捕的檔案幾乎都有這些初期成員,漸漸的就會知道這些成員,至於後期成員(9期後),常出現在螢幕前的時間是在2011年後,如果補2011年前的檔案的話,其實都看的到TOP成員們出席節目
然後最主要的還是營運的強推啦,其中不少也是強推成功的例子存在,例如橫山由依,也有很多事強推之後不成功的,例如宮崎美穗和小森美果等等
至於Sashi(指原莉乃)為什麼會一直往前呢,其實這是一個很難解釋的問題,很常看到她被AKB成員打槍,在綜藝表現方面也非常出色,也很多人說秋元康把指原莉乃視為自己的女兒一樣,(文春週刊爆料後的處理方式認為這樣的結果),Sashi有一種越認識就會更加喜歡她的特質存在,也可以說Sashi幾乎沒有變過,就算在AKB已經大紅到成國民偶像,她也仍然賣命搞笑演出,這就是大概大家為什麼會這麼喜歡她的原因吧
至於咪醬,其實咪醬從初期開始,就一直是屬於中間位的成員,雖然她有很多優秀的地方,但是太過優秀而導致表現不出偶像的感覺,以至於她一直屬於中間位,雖然咪醬一直屬於中間位,但是也不曾看見她人氣下滑之類的,在單曲上面也時常可以看到咪醬被選入選拔內,而且咪醬也一直很努力地抓住機會,只要是可以演出的,咪醬都會賣命演出,我們這些咪推都看的好心疼啊...
總歸呢,TOP的成員們都有很鮮明的個人特質,像是優子、女王(篠田麻里子)、阿醬、Takamina(高橋南)、娘娘(小嶋陽菜)、秋元才加、Sae(宮澤佐江)、渡边麻友、柏木由紀等等
2012-11-09 11:07:18 補充
如果字數過多無法放上,就請看向意見區
-
首先咪醬的話,就像是1樓所說的那樣,口才還不錯才專攻於此,在AKB初期時,我記得咪醬小時候好像學過芭蕾吧,所以舞蹈特別好卻表現不出剛出道所謂偶像的肢體動作(有點不太俐落熟練的感覺),咪醬也提過,他在A1公演時,原本是擔任某個歌曲的舞蹈第一排,但是跳舞的感覺太俐落,反而沒有青澀的感覺,咪醬就被換到後面了
在我目前看來,AKB的營運和秋元康都會適當的給出機會給那些不是所謂TOP的成員們,現象是現在固定舉辦的猜拳大會,就算是一個機會,然後我也有提到所謂強推成員,不成功的例子有很多,像現在營運幾乎都在強推Team 4的成員(剩下請看意見區)
留言列表